我們經常聽說普洱茶“越陳越香”
或者準確的說是“越存越好喝”
這也是普洱茶的核心價值
但是究竟要存多久?
這個問題轉換成更準確的問法就是
普洱茶的適飲期是什么時候?
答案和你之前看過的不大一樣
我們今天就來徹底說清楚。
江湖人士·專業(yè)人士
在談這個問題之前,先說一個經驗。我們在一個領域里面怎么判斷誰是跑江湖的,誰是專業(yè)人士。
比如你問一個問題,普洱茶怎么泡?如果對方直接給出自信滿滿的答案,沸水紫砂壺悶幾分鐘等等,多半是江湖人士。
如果對方需要進一步了解,是什么產區(qū)什么香型的茶,存期有幾年,甚至需要了解工藝才能給出更準確的答案,這是專業(yè)人士。
為什么?面對一個復雜的問題,需要條件明確才能有確定的答案,否則答案可能完全不同。
對于普洱茶存期這個問題,其實比上面說的問題還要復雜,有的茶最好新茶喝掉,有的茶需要二三十年以上存期,也有的茶兩三年就會精彩。如果普洱茶真的都是越陳越香,不用考慮各種因素,那這個市場也不會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
真正的專家,想的是如何把復雜的問題講的深入淺出,但絕不會給你一個簡單粗暴的答案,否則這個行業(yè)也就沒有任何專業(yè)性。
永遠的三要素
談普洱茶,有沒有可以快速入門的方法。其實也很簡單,不論你談哪方面,都離不開三個最核心的因素:原料,工藝,藏養(yǎng)。
我們談適飲期,也一定是和這三個因素有關。其中后兩個是決定性影響,前面是一般性影響。
我們先從影響相對小的原料開始。不同山頭的轉化特點當然是有所不同的,但如果工藝藏養(yǎng)相同,差異沒有那么大,只是早晚一些的差異。這里面影響更大的是葉種,相對來說,中小葉種可以更快進入適飲期,大葉種就會相對慢一點。
如果同樣是大葉種,那差異就沒那么大了,也就是早一兩年晚一兩年的差異。請注意,這里說的是工藝和藏養(yǎng)一致的前提下。實際情況是各個茶山工藝都有些差別,所以實際上差異很大。
那到底是幾年呢?我們必須要把后兩個因素說清楚,才能確定。
藏養(yǎng)·決定論
我們經常聽到老茶人,尤其是早期入行的老茶人說,一款茶不到三十年都算年青,這個要求聽起來很高,其實背后是和藏養(yǎng)方式密切相關的。
我們先看背后的來龍去脈,這種話語的背后是普洱茶喝老茶的傳統(tǒng),這個傳統(tǒng)最早在香港形成,后來經過臺灣的發(fā)展,成為早期普洱茶消費的主要模式。
這個模式的原料和工藝非常復雜,包括各類原料和不同的工藝。感興趣可以看公眾號之前的文章。(普洱茶分生茶熟茶,背后竟藏著行業(yè)的大秘密???。。┻@里著重說一下藏養(yǎng)。正是因為藏養(yǎng)方式決定了漫長的藏養(yǎng)期。
這個時候其實嚴格說來只是倉儲,還不能說是藏養(yǎng)。所用的方式就是自然倉,也就是自然存放。這里面根據(jù)濕度的不同,又可以分為干倉和濕倉,早期香港更多的是無意識的濕倉存放,后來88青興起之后,干倉更受歡迎。
自然倉存放的特點是,普洱茶清揚的花果香,細膩的滋味層次會在兩三年內逐漸褪去,而后木質香、陳香的轉化則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即使在比較理想的條件下,也需要二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能達到適飲的狀態(tài)。
為什么會逐漸褪去?因為相對容易擴散的香氣小分子會不斷的散失到周圍的空氣中,開始階段整個茶倉香氣四溢,慢慢的空間內香氣會轉淡,而茶餅的香氣會不斷下降。所以自然倉并不存在“越陳越香”的普洱茶。
這種存放方式也不是沒有價值,當時間到了二三十年,木質香和低沉香氣轉化效果出現(xiàn),如果是干倉,仍然會有不錯的口感表現(xiàn)和品鑒層次,同時也有更加優(yōu)秀的體感表現(xiàn)。即便是濕倉,只要適度,也會有厚滑的湯感體驗。
不過從科學藏養(yǎng)的理念來看,這種存放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浪費。很多普洱茶特征性的香氣和滋味都會損失掉。而這部分的香氣滋味在后期是可以轉化出極為豐富的內涵,再結合前面說的比較低沉的香氣部分,無異于是一場口感滋味的盛宴。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就是這種純自然倉存放,其實沒有必要追求名山名寨,因為名山特征性的香氣滋味同樣會在幾年內消失。當然不同產區(qū)的木質香也有所差異,但是相對而言,名山的價值就大打折扣了。這種情況下,不如選擇茶質厚重,有轉化空間的,更有性價比的非名山古樹甚至小樹。
實際上一些所謂的名茶,比如88青,原料也是多產區(qū)的大小樹混采,有些后期的七子級茶還有臺地茶。我們經常喝十年二十年以上的老易武,不同小產區(qū)的差異已不明顯,更多的還是藏養(yǎng)差異,當然老易武和老勐海、老景邁這些大的產區(qū)差異還是有所區(qū)別的,但在大產區(qū)內小花高價追求頂尖的小產區(qū)沒有必要了。
純自然倉存放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第一個適飲期無法體現(xiàn),在科學藏養(yǎng)的觀念下,溫濕度理想情況下,普洱茶在兩三年后會進入第一個適飲期。但是自然倉正在普洱茶高強度轉化的同時也在不斷散失轉化所需要的各類物質,相當于是自我抵消。所以第一個適飲期其實并不明顯。
這還是說自然存放但不日常通風的情況,如果處于長時間通風的環(huán)境,那退失的太快,無論短期長期都更加糟糕。
我們簡單的做個結論:如果是純自然倉存放,那么適飲期的確要非常長的時間。在比較理想的地區(qū)是二十年以上,有的地區(qū)比如昆明,可能三十年也達不到狀態(tài)。
這個結論其實還不夠嚴謹,因為藏養(yǎng)和工藝直接相關,現(xiàn)在很多名山的茶,其實只有新茶適飲期,并不存在長期的適飲期,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工藝·障眼法
因為老茶非常有限,越喝越少,如果非要追求幾十年以上的老茶,要么無以為繼,要么就是造假,這也就是為什么在老茶傳統(tǒng)存留比較多的臺灣經常聽到老茶造假的新聞。當然老茶系統(tǒng)性造假上個世紀香港已經非常成熟了,這都是和老茶傳統(tǒng)相關聯(lián)的。
相對理性一點的選擇是存新茶喝老茶,但是二三十年的時間,對這個快節(jié)奏的社會來說,實在是太漫長了,就這個行業(yè)來說,這種商業(yè)模式也非一般茶友和茶商所能接受。
好在茶人們在上個世紀末深入茶山之后發(fā)現(xiàn),云南有著全世界都無可比擬的古樹茶資源,有很多山寨的古樹新茶稍微放上兩年就很好喝了,并不一定要長期存放,這就慢慢出現(xiàn)了以名山古樹為代表的喝新茶的傳統(tǒng)。
但是這個傳統(tǒng)也有著很大的危機。藏養(yǎng)方式的問題沒有解決,人們沒法等待二三十年的時間,只能集中喝新茶。隨著大量茶人茶友非專業(yè)人士直接進入茶山,很多人把剛做好的新茶是否好喝作為評判一款茶好壞的依據(jù),那名山茶工藝更加向新茶好喝,甚至現(xiàn)做現(xiàn)喝的方向邁進。
從我們現(xiàn)在的工藝研究來看,早期名山的工藝只是粗糙一點而已,普遍還是適合長期存放的,也就是具備科學藏養(yǎng)價值的,只是需要調整和提升一些細節(jié)。而隨著現(xiàn)做現(xiàn)喝風氣逐漸傳播,很多茶其實只能現(xiàn)喝,已經不具備長期藏養(yǎng)的價值了。
這個現(xiàn)象背后就是工藝的轉型。有的工藝調整能讓新茶更香,但茶仍然有長期存放的價值,只是風味和原來比會有變化。比如萎調(別跟我說普洱茶沒有萎調,我可以專門文章講為什么是萎調不是攤晾),揉捻時機、次數(shù)和程度,溫度不高的炒后悶堆等等。但是大多數(shù)名山調整的工藝恰恰是讓對后期轉化有致命影響的殺青。
這個說來話長,和對普洱茶外觀和葉底的狹隘要求和誤解有關,我們看之前民國工藝就知道,其實現(xiàn)在對葉底的要求根本是沒有道理的。但是因為要滿足這種并無道理的要求,又要新茶好喝,于是就只能在殺青上下功夫,最后的結果是,這種新茶在一兩年內品質就會明顯下降,不僅很快失去品飲的價值,也失去了長期存放的價值。
這個在很多名山不是個例,而是發(fā)展成越演越烈的趨勢。尤其越早成名,一般大眾和資本介入更多的名山就越明顯。很多茶其實只能一兩年內甚至半年內喝掉,否則就非常雞肋了。
新茶喝掉并不是完全不能接受,綠茶不也是喝新茶嗎?但是這種風氣帶來三個負面的后果。
第一個就是否定了普洱茶長期存放的價值,把普洱茶等同于綠茶,相當于把普洱茶的核心價值否定了。你說這是不是危言聳聽,還真不是,不信你看,名山茶新茶貴還是老茶貴?排除作假的情況,很多情況還是新茶貴啊。
第二是很多內涵豐富的名山古樹在新茶階段就被消耗掉,是一種巨大的浪費。和我們科學藏養(yǎng)存下來的名山古樹相比,新茶也就只發(fā)揮出了兩三成,太多美妙的轉化升華無從體驗。
第三,和綠茶一樣,這些茶如果在新茶階段大量飲用,對人體是有刺激性的。而且云南大葉種更耐泡,內涵物質更豐富,如果大量飲用當年新茶,日積月累,還是會帶來傷害,尤其是身體虛寒的人。這個是喝過上千個寨子上萬個茶樣的經驗,信不信由你。
我們這里簡單總結一下:對于這類名山茶,盡管大量喝新茶不好,也只能喝新茶。因為從做好之后不久,這類茶和綠茶一樣就開始走下坡路了,適飲期就在一年左右。你幾萬一公斤的茶最后和人家?guī)资畮装俚奈兜啦畈欢嗔耍M不是更可惜。
展望·第三條道路
那么有沒有更優(yōu)的選擇?當然有。前面說了,這里面之所以產生這樣的現(xiàn)象,最根本的是缺乏科學藏養(yǎng)的理念,以及和科學藏養(yǎng)相配合的始于長期轉化的工藝。
如果我們通過科學藏養(yǎng),能防止各種香氣滋味物質流失,同時通過溫濕控制不斷轉化出交響樂般各種層次豐富香氣滋味。同時又有相配合的工藝為長期藏養(yǎng)提供堅實的基礎,那么普洱茶不僅“越陳越香”不再是夢幻,甚至從感官到內心的體驗遠遠超過這個內涵。
在合理工藝、科學藏養(yǎng)的前提下,普洱茶是有多個適飲期的,從兩三年后進入第一個適飲期到后面一個高峰接一個高峰,不斷出現(xiàn)驚喜,即便不是高峰,也還是能保證基礎的水準,才能真正體現(xiàn)普洱茶的魅力所在。
關于工藝和藏養(yǎng)的細節(jié),我們將在后面的講座中慢慢展開,歡迎大家關注。
來源:茗壽堂 作者:一碗茗粥 ,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